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13-12-05 08:25:18 熱度:1011
平 方
據報道,到2012年底,全國城鎮(zhèn)基本醫(yī)療保險累計結余7644億元,且近年該基金結余率多在20%以上,而發(fā)達國家結余比例在10%以下。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另一方面是醫(yī)保基金“錢多到花不出去”,醫(yī)保基金的管理面臨效率難題。
目前,我國的醫(yī)?;鸫嬖谳^為明顯的碎片化。一是統籌層次偏低。多數只做到市級統籌,意味著總量結余未必是各地都有結余,有些地方有結余,而另一些地方可能收不抵支。二是多種醫(yī)保制度并行。結余部分主要是職工醫(yī)保,但它與居民醫(yī)保、新農保是不同的醫(yī)保制度,不宜拿職工醫(yī)保的結余來提高居民醫(yī)保、新農保的待遇水平。
此外,上述總量信息,也不能從結構上反映醫(yī)?;鸾Y余是否“畸高”。在醫(yī)保基金中,既有當期的結余,也有一些是過去醫(yī)保啟動時退休職工參保以及破產企業(yè)、困難企業(yè)為老職工一次性躉繳的部分,還有一部分是職工個人賬戶。對后兩部分結余,老職工躉繳的部分目前看是結余,長期看則是“負債”,不能亂動;職工個人賬戶部分,是個人應付疾病風險的積累,也不能“充公”。
結余多了還是少了是有衡量標準的。2009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分析和風險預警制度”:除一次性預繳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外,統籌地區(qū)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原則上應控制在6—9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累計結余超過15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為結余過多狀態(tài),低于3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為結余不足狀態(tài)。
可惜,公眾近幾年并未見有關部門公布過這種分析預警。上述7000多億元的數據,再次加大了公眾對醫(yī)?;鸾Y余是否“畸高”的疑問,老百姓希望能根據結余情況提高待遇水平、減輕個人負擔的要求也合情合理。如何管好、用好醫(yī)?;?,有關部門有必要及時用數據作出回應,并應據此集思廣益,讓參保人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原文刊于12月3日《羊城晚報》,有刪節(jié)。原題為《醫(yī)?;鸾Y余是否“畸高”急需釋疑》)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