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3-11-13 09:07:14 熱度:882
專家小傳
趙義,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yī)師
骨質疏松癥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已成為當今世界廣泛關注的嚴重社會問題之一。每年的10月20日是國際骨質疏松日,為了進一步加強骨質疏松的宣傳教育,使更多的人認識到骨質疏松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日前,在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的健康課堂上,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yī)師趙義給大家講解了有關骨質疏松的諸多困惑。
什么是骨質疏松癥。它是一種全身性骨代謝疾??;因骨量減少、骨骼微細結構發(fā)生破壞,導致骨強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而易發(fā)生骨折的骨骼系統(tǒng)疾病。 骨質疏松癥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絕經后女性更為常見。
骨骼的骨量自出生之后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加,一般成人約在35歲時骨量達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漸減少。當骨量流失嚴重而呈現中空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狀況時,即可以明確已經發(fā)生了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的9類高危人群。1.女性為易患骨質疏松癥人群,男女骨折比率為1:3。50歲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將經歷一次骨質疏松骨折。絕經后女性更是最危險人群。45歲后每增加5歲,骨折風險增加1倍。而男性通常65歲后才出現骨密度下降。2.中老年為高發(fā)人群。我國部分省市的統(tǒng)計顯示,60歲以上的發(fā)病率約為60%,每年因骨質疏松癥并發(fā)骨折的發(fā)病率約10%,目前還在逐年增高。3.有不良嗜好者:比如愛吸煙、酗酒、喝咖啡者。4.挑食者。5.過度消瘦者。6.維生素缺乏者。7.慢性肝病、慢性腎病患者。8.長期服藥人群:比如長期用激素的人。9.其他人群:如腫瘤患者。
骨質疏松癥的常見癥狀。1.骨痛:是骨質疏松癥最重要的臨床表現,患者中會有60%的人出現不同程度骨痛。女性骨痛為80%,男性為20%。2.駝背:65歲者可縮短4公分,75歲可縮短9公分。3.骨折:最常發(fā)生骨折的部位是椎體;其次是髖關節(jié);再者是橈骨遠端等。
如何診斷骨質疏松癥。骨密度檢查(BMD)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認的診斷骨質疏松癥以及了解疾病進展的方法。通過骨密度檢查可以評估患者的骨骼狀態(tài),預測未來骨折風險,并且了解用藥后的療效。
如何維持骨骼健康。1.最重要的原則是預防勝于治療,因此在年輕時期就應儲存更高的骨量。2.攝取足夠的鈣質。鈣質是人體骨骼最重要的成分,從小加強高鈣飲食的攝取,如牛奶,奶酪等乳制品。根據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治療指南,成人鈣攝入量為800毫克/每日;老年人與絕經后女性鈣攝入量為1000毫克 /每日。3.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對于鈣的吸收以及骨骼的修復均有增強作用。體內維生素D有兩種來源:食物吸收和自身經過陽光照射合成。4.保持正常飲食和起居作息,避免煙酒與過度熬夜。5.重視居家安全,避免跌倒。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一定要調整家里的布置,如在浴室加裝防滑墊,走廊不堆放雜物以及改善陰暗光線等?!?br />
(本講座內容由戴琳琳整理)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