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3-10-18 13:32:08 熱度:1433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 江海濤
嘔吐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它反映了人體的氣機上逆。胃氣不降是嘔吐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往往是肝、膽等臟器的升降失調(diào)并波及到胃。“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就是根據(jù)嘔出物不同的味來判斷嘔吐的原發(fā)病臟器。
“嘔苦知邪在膽”,為什么膽汁是苦的呢?苦味在五行屬火,火有發(fā)破的作用,剛吃的食物需要這種苦味爆破開,才易于消化,特別是難消化的脂類物質(zhì),更離不了苦味的火力。所以人吃完飯以后,膽囊就會自動排出膽汁以幫助消化。食物需要下行才能逐漸被消化,因此不難理解正常時膽氣是要下降的,假如有邪氣攻擊了膽,它的習性發(fā)生改變,就會不降反升,然后導致胃氣也跟隨上逆,這樣帶著膽的火苦之味返入口中就出現(xiàn)嘔苦的癥狀。這種情況可以選用黃連溫膽湯來對治。
“吐酸識火入肝”表明了嘔吐酸水是肝火造成的。肝在五行屬木,木有舒暢調(diào)達的作用,如果由于某種因素導致肝郁不舒,就會郁滯化酸,酸味是不舒暢的表現(xiàn),就像不成熟的果實都有酸味,果實完全長開成熟后就表現(xiàn)出甘甜之味。肝郁不暢的人,也會因為木不疏土而導致胃氣不降,吐出酸味。這時治療需要清肝和胃,可用左金丸配伍二陳湯等。
需要指出的是,吐酸也可以見于肝寒;肝郁到一定程度就會化火,也可以嘔苦,這時口中感到的不再是木的酸味,而是火的苦味?!?/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