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10-09 15:48:03 熱度:1174
——序《舌尖上的黑營養(yǎng)——黑芝麻》
□ 溫長路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由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專家編寫的《舌尖上的黑營養(yǎng)——黑芝麻》一書翻閱一遍,還真生出不少興趣來,這小東西在作者的妙筆之下確有幾分招人喜歡之處哩!看來事物具有兩面性的哲理不悖:抓住芝麻丟了西瓜,固然不好;抓住西瓜丟了芝麻,也未必就是好事。矛盾有主有次,關鍵看怎么個抓法。芝麻雖小,卻有“巨勝”(《本草新編》)之稱,可見小物體中寓有大內涵。從食用和藥用的角度出發(fā),小芝麻也有大用場。
芝麻,形似“狗虱”(《吳普本草》),作用“鴻藏”(《名醫(yī)別錄》)。有黑、白二色,習慣上黑色入藥,稱“黑芝麻”;白色入食,稱“白芝麻”。因其含油脂量豐富,又有“脂麻”、“油麻”的稱謂?!昂椤钡姆Q號更早,有說它“本生大宛,故名胡麻”的(《神農本草經(jīng)集注》);有說與古代姓氏、禮器、重大意義相關的,如“胡簋,禮器名,夏曰胡,禹后裔胡姓”(《左傳》)。似以后說為妥,因為連提出前說的陶弘景也認為:“胡麻,八谷中惟此最良”。而八谷的概念在《禮記》、《周禮》這樣古老的著作中都已經(jīng)提出來了,說明胡麻是我國古老的農作物之一?!短旃ら_物》中說得更明確:“胡麻味美而功高,即以冠百谷不為過”。在古人的諸多評價中,沒有小視芝麻的意思。黑芝麻營養(yǎng)豐富,將它加工成黑芝麻糊、黑芝麻醬、黑芝麻糖、黑芝麻餅等小吃,口感香溢、唇齒留香,均是受人歡迎的美味食品。新中國成立后,國家衛(wèi)生主管部門把芝麻列入“藥食兩用”食物的名單中,使它在食品和保健品的開發(fā)、應用中占據(jù)了重要一席。
圍繞芝麻的神奇?zhèn)髡f很多,不妨舉出兩則聽聽:一說漢明帝時,劉晨、阮肇在天臺山采藥,吃了仙女贈給的胡麻飯后成仙得道。幾天后回到家鄉(xiāng),見滄海變遷,景物全非,子孫已繁衍了7代,正所謂“一飯胡麻幾度春”啊!葛洪的《神仙傳》中也有一說:“魯女生服胡麻餌術,絕谷八十余年,甚少壯,日行三百里,走及獐鹿”。透過這兩則神話故事,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宣揚的服食胡麻能使人成仙得道的主題只是托詞,闡發(fā)胡麻具有補腎益精、延年益壽的作用才是真實的用意。這與中醫(yī)認為的芝麻的藥理功能相吻合:《本經(jīng)》說,芝麻“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侗阕印氛f,芝麻“耐風濕,補衰老”?!妒朝煴静荨氛f,芝麻“潤五臟,主火灼,填骨髓,補虛氣”?!队耖彼幗狻氛f,芝麻“補益精液,潤肝臟,養(yǎng)血舒筋”。經(jīng)常食用芝麻,肌肉得長、氣力得加、五臟得補、精血得添、衰老得緩,豈有不健康長壽之理?以此看來,古人用成仙得道之說來形容高壽健壯之人的筆法上雖不無夸張,但也不能籠統(tǒng)以“荒唐”二字定論。
中醫(yī)學認為,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益脾胃、補肝腎之佳谷也”(《本草經(jīng)疏》),對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秘結、須發(fā)早白、婦人乳少、病后虛羸等病證均有確切的治療作用。劉完素稱贊曰:“治風先治血,血活則風去。胡麻入肝益血,故風藥中不可缺也”。古醫(yī)籍《醫(yī)級》中有用黑芝麻與霜桑葉合制而成的桑麻丸,是治療肝腎不足、視物昏花、皮膚燥澀、大便秘結的良方;《壽親養(yǎng)老新書》中有用黑芝麻與薏苡仁、干地黃制成的巨勝酒,對治療老人風虛痹弱、四肢無力、腰膝酸軟有奇功。它如《本草綱目》中治療五臟虛損、《方脈正宗》中治療風濕痹痛、《本經(jīng)逢原》中治療老人便秘、《肘后方》中治療牙齒腫痛、《普濟方》中治療惡瘡瘰疬、《經(jīng)驗后方》中治療毒蟲咬傷等的驗方中,也都是以黑芝麻為主角的。
現(xiàn)代研究證實,芝麻有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神經(jīng)衰弱、貧血、少白頭、末梢神經(jīng)炎等的作用,被稱為“長壽食品”。
《舌尖上的黑營養(yǎng)——黑芝麻》一書,將有關黑芝麻與健康長壽的有關資料集為一體,加以分析、研究、闡釋,對人們系統(tǒng)了解這味熟悉而又不能完全說得明白的藥食兩用之物是大有裨益的。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說黑芝麻的益處和用途,是完全站在其本身屬性和功能這個角度上去立論的,既不是說它的效果是在所有食物中位居第一的、超群的,也不是說它在同類食物中是唯一要用的和不可替代的。
《舌尖上的黑營養(yǎng)——黑芝麻》一書,把握了以上基本原則,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語言生動,貼近生活,多方面展示了黑芝麻的醫(yī)療和保健價值,對于弘揚中醫(yī)藥文化無疑是具有積極作用的。該書付梓之際,先睹了出版社發(fā)來的大樣,隨感寫下了這些話,如作者不以拙見為嫌,就權以為序吧!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