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時間:2013-08-23 23:28:56 熱度:895
洋奶粉剛剛收完價格反壟斷罰單,國產液態(tài)奶巨頭卻悄然在零售終端啟動新一輪漲價,據(jù)了解,廣州多家超市出現(xiàn)國產液態(tài)奶漲價勢頭,漲幅普遍在5%―13%。同時,由于近期新西蘭奶粉屢曝質量事故,導致“海淘族”集中轉撲歐洲奶粉抬高售價。面對國內、國際一起漲的現(xiàn)實,消費者只能望“奶”興嘆。
國內
純牛奶促銷多結束
近日,記者市內某大型超市內看到,在液態(tài)奶銷售區(qū),記者看到伊利金典純牛奶(250ml×12)售價62元,伊利金典低脂奶(250ml×12)售價62元,伊利金典有機奶(250ml×12)售價73元,特侖蘇醇纖牛奶65元,特侖蘇低脂牛奶62元。據(jù)銷售人員介紹,伊利液態(tài)奶是近日開始漲價的,之前伊利金典純牛奶(250ml×12)售價58元,如今上漲4元,其他液態(tài)奶也同樣有4―5元上漲趨勢。在蒙牛液態(tài)奶銷售區(qū),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暫時維持原價,但之后也會漲價的。
不過,在漲價的同時,不少奶制品也有促銷活動,如銀橋益多佳低乳糖植物甾純牛奶(250ml×12)從55元降至53元。但純牛奶產品的促銷時間大都臨近尾聲,伊利整箱裝純奶(一箱16盒)在結束優(yōu)惠活動后,價格將由32.8元/箱恢復到38.4元/箱,而伊利金典奶的促銷活動已經結束。
據(jù)促銷人員介紹,由于天氣炎熱,保質期短的酸牛奶品類的促銷力度較大,基本上在7到9折。
部分地方品牌“跟風”
日前,記者從廣州一大型商超相關負責人處證實,蒙牛7月底開始漲價,漲幅約為5%―15%,其分析蒙牛漲價的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據(jù)透露,此次,除了蒙牛的兒童奶產品及優(yōu)酸乳沒漲,其他產品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調整。其中,漲幅最高的是蒙牛真果粒,漲幅達15%,其旗下高端液態(tài)奶特侖蘇漲價5%。另一連鎖超市的采購人員透露,伊利金典奶(250ml×12)預計8月中旬開始將由之前的59元漲到62元一箱。光明乳業(yè)上??偛肯嚓P負責人回應稱,全國范圍內包括華南區(qū)暫時沒有漲價計劃。而廣州本土的風行牛奶及燕塘牛奶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暫時沒有漲價計劃。
但是,近在咫尺的深圳晨光牛奶卻已經從8月1日起上調了供貨價,漲價幅度15%左右,現(xiàn)在一直盒裝純牛奶要賣4.8元了。據(jù)深圳訂戶反映,晨光牛奶更換新包裝后不久便宣布漲價,如今送上門的盒裝鮮奶已漲至4.7元/盒。“我看以后在超市買算了?!?/span>
生奶成本僅上漲1%
今年以來,我省生奶平均收購價格在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微幅下滑階段之后,從4月開始昂首向上,一路走高。據(jù)統(tǒng)計,6月底我省生鮮奶收購平均價格為3.53元/公斤,同比增長11.21%。近兩個月價格仍不斷上漲,記者發(fā)現(xiàn)我省規(guī)模牧場最高奶價已突破5元/公斤。
“今年奶牛疾病尤其嚴重,又遇上高溫高濕天氣,牛奶產量平均下降25%―30%。”養(yǎng)殖戶劉炳用在濰坊市寒亭區(qū)有一個百頭奶牛的養(yǎng)殖場,他說今年生奶供應量銳減,而需求旺盛,多數(shù)企業(yè)正在為中秋節(jié)存貨。一家跨國公司收購人員向他抱怨,每天都完不成收購任務。
一位不愿具名的乳業(yè)內部人士透露,近期恒天然事件和反壟斷調查對國內乳企利大于弊,短期會導致大型企業(yè)對奶源的加緊爭奪,造成原奶價格上漲。
但知名乳業(yè)專家王丁棉指出,“7、8月份,小戶、散戶鮮奶漲得少,規(guī)模牧場鮮奶價漲了約7%,為4.22元/公斤,比6月份的3.98元/公斤漲了0.18元/公斤,即使按照全國較貴鮮奶價來計算,一盒牛奶的成本增加4分半錢不到,增幅僅為1%”。
廣東當?shù)厣r奶收購價平均5400元/噸,5.4―5.7元/公斤,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本地乳企成本已經很高了,但是燕塘、風行等企業(yè)并未漲價,所以蒙牛、伊利都提價沒有理由?!疤貋鎏K等所謂的高端奶售價本身已很高屬于暴利產品,更沒有理由提價。”王丁棉說。
海外
歐洲奶粉代購斷貨提價
自8月初恒天然爆出污染事件以來新西蘭奶粉風波不斷,近期采用新西蘭奶源的產品紛紛遭到消費者排斥,消費分流導致德國、荷蘭等歐洲奶粉銷量一路攀升,在淘寶上,以往較為冷門的奧地利、瑞典等國的奶粉成為新目標。
淘寶代購中,歐洲奶粉更是眼下的香餑餑,德國愛他美、荷蘭美素等都因貨源緊張在漲價。昨天,寧波代購賣家“小莞子之家”在店鋪頁面貼出了公告,由于德國超市對愛他美嚴格限購,其他供應商也大幅提升奶粉價格,代購商層面只能全線提高產品價格,發(fā)貨時間的間隔也延長到了1個月。
孫女士在荷蘭定居,經常郵寄奶粉給在國內的同學、朋友,恒天然事件后,孫女士說荷蘭美素的銷量猛然上升,住宅附近的超市都很難搶到貨,為了買到奶粉,她時常要開車到比較遠的幾個大型超市。眼下每盒直郵奶粉也從200元左右漲到了240元。
恒天然事件后,越來越多的歐洲奶粉進入大家的視線,比如瑞典的森寶奶粉就成了很多海淘媽媽搜索的新目標。在瑞典生活的曹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國人到歐洲買奶粉時,較多地會選擇西歐國家,而最近北歐一些國家的奶粉也“熱”了起來,連她所在的瑞典南部小城也時常能看到購買奶粉的中國人身影,這幾天她也陸續(xù)接到了國內一些朋友的代購單。
消費者無奈“忍氣”
面對國產液態(tài)奶的漲價風波,消費者成為終端承載對象,在采訪過程中,消費者針對漲價問題紛紛表示無奈。正在選購特侖蘇低脂牛奶的陳先生說:“如今啥都漲價,作為消費者,我們是控制不了的,只能被動接受,咱也不能因為人家漲了幾塊錢不喝牛奶吧。”和陳先生持同樣看法的李女士表示,漲價雖然是趨勢,但也應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否則消費者會另行選擇。
在采訪中,還有消費者表示,希望商家能多為消費者考慮,增加一些促銷或優(yōu)惠活動,真正做到讓利于消費者。
記者也發(fā)現(xiàn),雖然消費者對漲價表示不滿,但終端的銷售暫未受到影響。
而對于歐洲奶粉漲價的現(xiàn)象,消費者們卻一致表示淡定?!氨緛硌竽谭劬唾F,決定吃就做好了承受貴價的準備,只要安全,再大代價也得買給孩子吃?!蹦贻p媽媽李女士說。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