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時間:2013-07-07 16:19:59 熱度:783
●蘇媛媛
“你總是關心別人,可看看你自己的家,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舊電視是女兒淘汰的,自行車也騎了10幾年。”不少村民對夏忠惠說,而她卻并不在意。
夏忠惠是新疆拜城縣康其鄉(xiāng)賽布墩村的一名醫(yī)生,42年的行醫(yī)生涯中,她逐漸被當?shù)鼐S族老百姓接納。子女們幾次勸她到城里和他們一起生活,可她卻說:“賽布墩是我的家,村民都是我的家人,他們太需要我了。”
真情,換來了一位維族父親
1964年,身為孤兒的夏忠惠從四川老家來到賽布墩村,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長大。后經(jīng)村民介紹,1971年她當起了赤腳醫(yī)生。賽布墩村養(yǎng)育了夏忠惠,她便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把村民當成自己的家人。每天,夏忠惠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的,誰該換藥了,誰該來打針了,幾點鐘到哪家去,她都記得一清二楚。在她眼里,病人再小的事情都是大事,治病救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10多年前的一天,70多歲的村民沙迪克·居魯克不小心被電鋸鋸斷了手臂,住了3天院后再也拿不出住院費,只好回到家中。
夏忠惠得知此事馬上到他家為他治療,直到他傷愈。這期間,夏忠惠不但沒收一分錢,還給老人買營養(yǎng)品。一天,老人瞇縫著淚眼對夏忠惠說:“夏醫(yī)生,你對我比自己的親生父親還親,就干脆做我的女兒吧?!?br />
從此,夏忠惠多了一個維族父親。2006年,近85歲的沙迪克·居魯克去世前拉著兒子的手說:“你一輩子都不能忘記夏忠惠這個漢族姐妹的恩情呀?!?br />
“把錢留下吧,給妻子買點營養(yǎng)品”
拜城縣農(nóng)村的經(jīng)濟水平普遍不高,“小病抗,大病拖”的現(xiàn)象仍未得到改變。夏忠惠經(jīng)常遇到因沒錢買藥而在家硬抗的病人,這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這些村民。
改革之初,夏忠惠和丈夫辦起了面粉加工廠和榨油房,小作坊日漸紅火,可夏忠惠沒有將掙來的錢用在享受上,而是盡可能地資助生病的村民。
1987年,她的丈夫得肝癌去世。家里失去了頂梁柱,原本富裕的家庭衰落了。家庭的不幸絲毫沒有改變夏忠惠的愛心,她承包了村里的小門診,還包了部分耕地,并把大部分收入用來資助困難的村民。
吐尼亞孜·麻木提的妻子臨盆了,因為沒有錢只能在家分娩。夏忠惠知道后立即趕到他家?guī)兔Α:⒆禹樌瞪???粗活^大汗的夏忠惠和平安的母子,吐尼亞孜·麻木提怯生生地拿出已捏出汗的17.3元錢??粗@個高大的漢子,再看看他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夏忠惠說:“把錢留下吧,給妻子買點營養(yǎng)品。”
臨走時,夏忠惠把自己的棉衣脫下來,包在孩子身上,并留下200元錢。
村民吐尼亞孜·居熱克得了肺氣腫,妻子有嚴重的腎結石,兒子也雙目失明。10幾年來,夏忠惠一直照顧著這一家人,直到兩位老人去世,沒有向他們收過一分錢的醫(yī)藥費。尼牙孜汗·毛尼牙孜1600元,吐地吾斯曼3000元,沙吾提·尼魯克300元……村民們說:“僅近10年來,夏忠惠給村民的捐款捐物和免收醫(yī)藥費就不下10萬元?!?br />
很多病人得病后,不好意思再去找夏忠惠看病,因為自己給不了錢,反而還得到了她的資助。為打消村民們的顧慮,夏忠惠向村黨支部提出,自己每年拿出2500元無償為貧困戶看病,就說這筆錢是村委會支付的。這件事直到幾年后村民們才知道。
“賽布墩就是我的家”
2007年7月,夏忠惠到村學校為學生體檢?;丶业穆飞希蝗活^一暈,連人帶車摔進了渠里。當時她就昏了過去,嘴上摔了一條大口子,鮮血流了一地。村民們發(fā)現(xiàn)后,立即將她送到縣醫(yī)院。
“夏醫(yī)生住院了?!毕⒑芸靷鞅榱巳?,村干部、教師、學生和其他村民擠滿了病房。他們心里明白,夏忠惠是為他們操勞至此的。
人們送來了鮮花、營養(yǎng)品和燉好的老母雞。有位庫爾班大叔步行10幾公里,只為送來10個雞蛋。
看到這一切,夏忠惠流出了熱淚,她對兒子說:“你看,大家對我多親啊,你要永遠記住賽布墩這個家?!?/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