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3-04-23 22:12:20 熱度:1432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脾胃病科主任 張聲生 ●博士 李曉玲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飯要發(fā)揮作用,中醫(yī)認為,靠的是脾。
脾是中醫(yī)學所說的“五臟”之一,它有三大功能:主運化、主升清和統(tǒng)攝血液。脾和胃是一對搭檔,機體的消化運動主要依賴脾和胃的生理功能。生命活動的持續(xù)和氣血津液的生化,也都有賴于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因而脾胃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運化水谷,是指脾能把食物轉化為營養(yǎng)物質,并將其輸送到全身各處。脾運化水液,是指脾將吸收的多余水分,及時地轉輸到肺和腎,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完好,就能防止水液在體內發(fā)生不正常的停滯,反之,必然會導致水液異常滯留,產生濕、痰、飲等,甚至導致水腫。
脾主升清,是指脾把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上輸到心、肺、頭目,生成氣血,營養(yǎng)全身。脾的升清功能正常,臟器才不致下垂。若脾氣不能升清,會出現神疲乏力、頭目眩暈、腹脹、腹瀉等癥狀;若脾氣下陷,則可見久瀉脫肛,甚至內臟下垂。血液在經脈之中流動,如何才能防止它跑出來而導致出血?靠的是脾的統(tǒng)血功能。
中醫(yī)認為,脾有許多附屬系統(tǒng),如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胃相表里。
脾胃健運,則口味正常,增進食欲。若脾失健運,則可出現口淡無味、口甜、口膩、口苦等口味異常感覺,從而影響食欲。口唇的色澤是否紅潤,不但是全身氣血狀況的反映,也是脾胃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狀態(tài)的反映。人體肌肉的壯實與否,與脾胃的運化功能相關,脾胃的運化功能有障礙,則肌肉瘦削、軟弱無力。
思慮過度,會影響脾的升清,出現不思飲食、脘腹脹悶、頭暈目眩等癥。在正常情況下,唾液不會流到嘴外。若脾胃不和,往往導致唾液分泌急劇增加,出現流口水等癥狀。
脾與胃經脈相通,互相幫襯,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二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yǎng)的運輸,從而滋養(yǎng)全身。病理上也相互影響,若脾為濕困,會影響到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反之,若飲食不節(jié)制,胃里積食,也會影響到脾,出現腹脹腹瀉等。
脾喜歡燥,不喜歡濕。脾失健運,會導致氣血虧虛或水液停滯,常用方藥如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子湯等。一些食物也有健脾祛濕的作用,如薏米、扁豆、淮山藥、蓮子、芡實、紅小豆、鯽魚、蘿卜、蘋果等。另外,“思傷脾”,思慮過度會引起脾胃運化失常,可選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這樣能夠放松身心,促進脾胃功能?!?/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