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04-12 14:48:45 熱度:1090
草豆蔻又稱草蔻、草蔻仁,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團,主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每年秋季果實略變黃色時采收,采得后曬至八九成干,剝?nèi)ス?,再曬至足干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入脾、胃?jīng),具有溫中祛寒、行氣燥濕的功效,用于治療心腹冷痛、痞滿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等證?!侗静萁?jīng)疏》載:“(草)豆蔻,辛能破滯,香能入脾,溫?zé)崮莒詈餄瘢手鳒刂屑昂椭薪?、心腹痛、中寒嘔吐也。”是行氣、健脾、開胃的常用藥。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寬唇山姜的干燥種子團冒充草豆蔻者,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草豆蔻
干燥種子團外觀呈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間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shù),且粘連緊密。種子卵圓狀多角形,長3~5毫米,直徑約3毫米,表面灰棕色,被一層白色透明的假種皮,背稍隆起,合點約在中央,種臍位于背側(cè)面,種脊為一縱溝,經(jīng)腹面至合點,破開后里面灰白色;聞之氣味芳香,口嘗味辛辣;
偽品寬唇山姜
種子團外觀呈長圓球形,直徑約2厘米,表面灰褐色,具明顯的三條縱深溝,從頂面看,種子團呈三鈍棱形,每瓣有種子約10粒,密集成團,種子長約5~8毫米,比真品略大,具微粒狀突起。亦被質(zhì)脆的假種皮,但種皮顏色呈深棕色;口嘗也具辛辣味,但聞之無正品的芳香氣味。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南人復(fù)用一種火楊梅偽充草豆蔻,其形圓而粗,氣味辛猛而不和,人亦多用之,或云即山姜實也,不可不辨?!睆倪@段記載來看,此山姜實恐怕即是寬唇山姜的種子,先人早就提出“不可不辨”。寬唇山姜雖與草豆蔻為同科植物,但不具備草豆蔻的功效,故不可代替草豆蔻藥用。(韓德承)
(責(zé)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