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時間:2013-04-07 21:46:10 熱度:904
新型H7N9禽流感病例的出現,多少給清明假期帶來了一些緊張氣氛。不過記者這幾天在街頭探訪的結果還是令人欣慰的:緊張情緒確實存在,但人們的正常生活沒有受到大的沖擊。高速路上往來的車流還是熙熙攘攘,各個景點依舊人流如織,藥店里的板藍根和口罩雖然有些緊張,但也沒有出現無秩序的搶購。這讓人不由想到10年前,抗擊“非典”戰(zhàn)役勝利后,發(fā)表在揚子晚報上的那句很著名的感嘆:生活,本來就該是這樣的。
感謝10年前那場“非典”給我們帶來的考驗。正是在那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里,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應急體系開始得到空前重視,真正建立起來并且一直保持到今天。那場“非典”的考驗不僅鍛煉了政府部門,也鍛煉了普通的公眾。這一次的禽流感突然來襲,我們已經儲備好了心理應對的武器。
恐慌來自于未知。這一次的禽流感病毒來源迄今未知,而且以前從來沒有感染過人,這不能不讓人緊張。但是,對這個讓人緊張的信息本身,這一次衛(wèi)生部門選擇的是把這種未知及時、坦率地向社會公開,每一個病例都得到及時的通報,這樣就把“未知”轉化成了“已知”,公眾都了解這是個新病毒,自然會在各種場合加強防范;同時,各種各樣的應對措施有條不紊出臺,公眾真切地看到了責任部門在做實在的“行動”,這樣,“未知”的恐慌就不會進一步發(fā)酵。
普通公眾應對衛(wèi)生危機的素質也已經今非昔比。小區(qū)里發(fā)現麻雀大量死亡,這本來是一個可能引起恐慌的事件。但這一次,在微博上傳播時,我們注意到網友們都抱著“求證”的態(tài)度,多數沒有用聳人聽聞的語氣,也沒有加入不專業(yè)的猜測,而且理智地呼吁疾控部門迅速介入檢測。這對公共衛(wèi)生部門來說,是一種理性的配合。同樣讓人贊賞的是,衛(wèi)生部門也沒有跟以往一樣急于宣布“沒有問題”,而是采取了科學的態(tài)度,表示已經提取樣本送去檢測,會第一時間報告結果——雙方都坦誠而互信,這是一種健康的、正能量的互動。要知道,恐慌的傳染速度遠比病毒快,控制住恐慌,對最終控制病毒的幫助,太大了。
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進步中獲得補償。經過了“非典”的洗禮,我們這一次不應再恐慌。我們希望并且相信,公共部門和公眾的健康互動將會持續(xù)下去,最終這一次的禽流感風波將會成為“用信息公開打贏公共衛(wèi)生戰(zhàn)役”的良好樣本。評論員 李軍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