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醫(yī)藥報 時間:2013-03-01 11:09:19 熱度:1494
本報北京訊 記者王春梅報道 2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藥品審評中心發(fā)布《2012年度中國藥品審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國家局鼓勵創(chuàng)新、合理配置審評資源的策略初見成效,抗腫瘤藥物麥他替尼氨丁三醇片等已經做到與國外同步批準臨床,一些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進口藥品國內外上市時間的差距也顯著縮短。
2012年,國家局藥品審評中心按照藥物研發(fā)規(guī)律,積極調整審評策略,充分發(fā)揮鼓勵創(chuàng)新和控制風險并重的作用,鼓勵創(chuàng)新研發(fā),促進臨床短缺的仿制藥研發(fā)。同時,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接受社會監(jiān)督。為提高自身能力,藥品審評中心引入評估機制,以定量的指標和數(shù)據來評估中心的工作效率,并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制度和審評流程,構建專業(yè)化審評制度體系框架。
從2012年藥品注冊申請受理與審評情況看,創(chuàng)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審評等待時間略有縮短并基本維持在4個月左右;上市后補充申請的等待時間也從2012年初的5個月,降至2012年底的3個月。從治療領域看,抗腫瘤藥物所用時間最短。從專業(yè)審評用時看,藥學審評用時有明顯縮短,2012年完成審評的臨床試驗品種中,在2012年5月推出藥學審評模版和年度報告制度之前,平均審評用時為7個月,此后藥學審評用時逐步縮短,至年底用時為4~5個月。為鼓勵國內申請人開展全球同步研發(fā),藥品審評中心加快了此類申請的審評速度,如麥他替尼氨丁三醇片和海澤麥布片,已經做到與國外同步批準臨床。
藥品審評中心還關注國內臨床急需的進口藥品審評,以使我國公眾盡快用到全球最新的藥品,通過合理配置審評資源,努力縮短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進口藥品國內外上市時間的差距。如2012年批準進口上市的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新適應癥)、克唑替尼膠囊、利匹韋林片、替格瑞洛片等,與美國FDA批準上市時間僅間隔一年。
《報告》還顯示,2012年,藥品審評中心全年受理新注冊申請6919個(以受理號計)。與既往年度受理審評任務比較,2012年化藥受理量略有升高,中藥受理量小幅下降,生物制品基本持平。國家鼓勵創(chuàng)新的政策在藥品申報結構上開始初步顯現(xiàn)。創(chuàng)新藥1.1類由2009年的42個受理項目,增加到2012年的78個受理項目。最近三年,每年平均有7~8個1.1類的新藥上市。
《報告》也顯示,藥品注冊申請逐漸回歸理性,但仿制藥重復研發(fā)、重復申報現(xiàn)象依然嚴重,當前仿制藥研發(fā)中工業(yè)化能力不足問題突出。
據了解,為提高審評審批效率,近日,國家局發(fā)布了《關于深化藥品審評審批改革進一步鼓勵藥物創(chuàng)新的意見》,通過改革藥品審評審批工作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加快創(chuàng)新藥物審評,實行部分仿制藥優(yōu)先審評,以滿足國內臨床用藥需要,確保公眾用藥更加安全有效。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