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02-21 12:46:08 熱度:1164
腎陰虛病人常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夜眠不佳、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等表現(xiàn)。治療應以補腎陰為根本,并根據(jù)不同情況靈活選藥。
單純腎陰虛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由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丹皮、茯苓組成),每服6~9克,每日2次,具有滋補腎陰之功,適用于具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顴紅盜汗,遺精夢交,骨蒸潮熱,舌燥咽干,手足心熱,牙齒松動,足跟疼痛,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等腎陰虧虛的各種病癥的治療。
若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酸疼,遺精夢交等陰虛而以火旺占優(yōu)勢的病癥,可選用知柏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而成),功能滋補腎陰、清熱降火。
若腎陰虛伴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干澀,迎風流淚等肝陰不足的病癥,可選用杞菊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每服6~9克,每日2次,功能滋補腎陰、養(yǎng)肝明目。
若腎陰虛而伴咳喘咯血、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肺陰不足的病癥,可選用麥味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而成),每服6~9克,每日2次,功能滋補腎陰、潤肺止咳。
若腎陰虧虛而以耳鳴、耳聾、目眩等上竅不利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癥,可選用耳聾左慈丸(由六味地黃丸加菖蒲、磁石、五味子而成),每服6~9克,每日2次,功能滋補腎陰、填精通竅。
若腎陰不足而兼有氣喘難安,或面赤呃逆等納氣無權的病癥,可選用都氣丸(由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而成),每服6~9克,每日2次,功能滋腎納氣。(伏新順)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4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