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yī)藥經濟報 時間:2011-04-29 18:54:30 熱度:1717
圍繞“王老吉”商標的爭議浮出水面后,尤其是4月11日加多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加多寶”)在北京召開記者招待會發(fā)布聲明后,任廣州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藥集團”)市場策劃部部長的倪依東被媒體持相關問題反復追問。對于廣藥集團目前的態(tài)度,媒體解讀為:重啟法律程序,梳理歷史遺留的王老吉商標使用權期限問題。
據百度指數統(tǒng)計,“王老吉”自3月以來媒體關注度不斷刷新,創(chuàng)下2010年以來的新高。上一波的關注熱潮是在去年的11月——被媒體視為“王老吉”商標的公開角力。
商標租賃恩怨起
這一場由王老吉商標使用權引發(fā)的風波,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
中國商標網的資料顯示,在注冊號為328241的申請中,廣藥集團申請了王老吉商標權,其對應的商品為“涼茶”,時間是1987年11月30日。比之更早的王老吉商標申請,僅有1986年申請的對應“中成藥/藥茶”的王老吉商標,申請人同樣為廣藥集團。
與后者相比,前者可謂經歷了一系列的風云變幻,衍生出時下的“紅綠之爭”。
據公開報道,廣藥集團綠色盒裝的王老吉涼茶自上世紀90年代中就已上市。1997年廣藥集團資產重組,成立廣州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藥業(yè)”)赴港上市。同年2月,廣藥集團與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鴻道集團”)簽訂了“王老吉商標許可使用合同”,鴻道集團取得獨家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銷售紅色鐵罐裝涼茶飲料的使用權,并以旗下企業(yè)加多寶為平臺,在內地投資紅罐王老吉涼茶業(yè)務。
此后十數年,紅罐王老吉與綠盒王老吉在競爭的暗涌中不乏合作之舉,從綠盒王老吉的廣告宣傳語由“怕上火,喝王老吉”改為“王老吉,還有盒裝”可見一斑。品牌營銷人士稱,這正是綠盒王老吉從“細分紅罐市場”轉為“主攻紅罐不能顧及到的市場”的舉措。
表面平和的相處,阻止不了租賃期限的日益逼近。多個營銷研究機構分析紅罐王老吉市場策略時贊譽有加,卻也難免提及“租賃”一詞。
到了去年11月,廣藥集團在北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廣藥集團旗下“王老吉”品牌價格經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為1080.15億元,成為目前全中國評估價值最高的品牌。兩天后,加多寶在官網上發(fā)表澄清,稱“紅罐王老吉產品是由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旗下的加多寶企業(yè)生產和銷售的,并非廣藥集團生產和銷售的”,“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加多寶企業(yè)之間無任何隸屬關系,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控股、參股等投資關系”。
此次交鋒引發(fā)了市場對于租賃期限以及雙方矛盾激化的猜想。對市場各種猜測和加多寶的澄清,廣藥方面始終沒有正面回應。雙方暫且偃旗息鼓。
第三方勢力現身
盡管第一場正面交鋒逐漸淡出視野,但圍繞王老吉商標的風波未有停息的征兆。
今年3月3日,廣藥集團宣布將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出品的“白云山涼茶”系列產品全面轉入綠盒王老吉涼茶銷售渠道,由王老吉藥業(yè)總經銷。此舉被解讀為廣藥集團以王老吉為核心整合大健康產業(yè)板塊的第一步。
但這一舉措也引出了與王老吉商標相關的第三方勢力。3月22日,一篇名為《王健儀:將王老吉打造成世界性的民族品牌》的廣告軟文突然出現在國內各媒體報刊的版面上。王老吉第五代后人、香港同興藥業(yè)董事長、王老吉藥業(yè)董事長王健儀在文中除了表示不同意實施王老吉藥業(yè)代理銷售白云山涼茶的行為外,也對加多寶做大王老吉品牌表示衷心感激。媒體由此推導出“王老吉傳人首度發(fā)聲支持加多寶”的結論。
此文刊發(fā)的節(jié)點恰好選擇在王老吉藥業(yè)董事會召開的前夜。而3月23日召開的王老吉藥業(yè)董事會會議據稱專門討論了王老吉商標事宜。
《醫(yī)藥經濟報》記者事后從廣藥集團處獲悉,王健儀23日當天并無現身,為此,出席董事會會議的成員已委托監(jiān)事會發(fā)出咨詢函。據悉,王健儀至今未有正式回復。
王健儀的發(fā)聲以及背后香港同興藥業(yè)有限公司(下稱“同興藥業(yè)”)的現身,無疑讓王老吉商標權的爭執(zhí)再添一層迷霧。資料顯示,2005年2月,王老吉藥業(yè)與同興藥業(yè)簽訂正式合作協(xié)議,同興藥業(yè)向王老吉藥業(yè)增資16888萬元,取得其48.0465%的股權,與廣藥集團并列第一大股東。其后的2010年3月,由于同興藥業(yè)發(fā)生股權變更,王健儀成為同興藥業(yè)新的董事。2011年1月10日,王老吉藥業(yè)完成合資后第三屆董事會的換屆,王健儀出任王老吉藥業(yè)董事長。
為何身為王老吉藥業(yè)董事長的王健儀刊登廣告軟文來反對自己公司的內部決定?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加多寶針對廣藥集團的整合行為而打出的“傳人”反制牌。對此,加多寶有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這是毫無依據的,兩者并無關聯(lián)。”
品牌多元化爭議
而近日,就王老吉商標的問題,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再起爭執(zhí)。
導火線是2011年春季全國糖酒會傳出的消息:廣藥集團已授權廣東廣糧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王老吉固元粥”與“王老吉蓮子綠豆爽”。加多寶對此立即做出回應,稱其外包裝設計和宣傳廣告與紅罐王老吉的外包裝設計和宣傳廣告極為相似,目前已向執(zhí)法部門進行投訴,并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而加多寶集團副總裁陽愛星更是在4月11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把矛頭直指多元化,稱“對于借助‘王老吉’商標,跨越飲料行業(yè),甚至是跨越食品行業(yè),絕不符合經過百年沉淀的‘王老吉’涼茶品牌內涵,也背離了國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的權威性指導”。
對加多寶方面的指責,倪依東回應稱,廣藥集團圍繞大健康產業(yè)對王老吉商標進行多樣化經營,并不是對任何一個已有品類的侵害,“王老吉的商標不可能只定位在王老吉涼茶植物飲料一種”。
事實上,廣藥集團旗下共同使用王老吉商標的亦不止綠盒王老吉一種,包括潤喉糖、袋裝涼茶顆粒等都是上市多年的產品。記者從中國商標網上檢索還發(fā)現,與王老吉相關的申請共有63項,其中由廣藥集團提出的有24項,涉及商品類別及服務分類共計15項。對此,倪依東解釋,注冊主要依據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根據集團以往使用過程中的實際需要,二是考慮商標的有效保護,更多的是出于“在2009年獲評全國馳名商標之前,跨品類保護王老吉商標的需要”。
利益分配難解
分析人士稱,爭執(zhí)的焦點依然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據了解,當年廣藥集團僅以300萬元/年的價格將王老吉商標租給鴻道集團。而綠盒方面,2005年成為合資公司后的王老吉藥業(yè)與廣藥集團重新簽訂了《商標許可合同》,王老吉藥業(yè)每年需要向廣藥集團繳納相當于當年銷售額2.1%的商標支付許可費,去年王老吉公司的綠盒涼茶銷售接近10億元,廣藥集團可從其中收納近2000萬元的商標使用費。
倪依東向記者證實,廣藥集團去年底已經向鴻道集團出示了終止商標合作的律師函,“但至今對方沒有回應”。
無論從目前雙方的表態(tài),或是實際動作來看,目前廣藥和加多寶均未有讓步的跡象。
就在今年2月中旬,王老吉藥業(yè)宣布購買了利樂A3型高速灌裝生產線,據稱每小時產量可達2.4萬包,以此為核心設備的王老吉飲料新車間也將于年內正式投產。
不久后的3月初,加多寶旗下專門生產王老吉涼茶濃縮汁的子公司——清遠加多寶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舉辦開業(yè)慶典,使加多寶在國內的生產廠增加到8個。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14
2025-05-06
2025-04-22
2025-04-15
2025-04-04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