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14-06-15 20:46:02 熱度:963
本報記者 馬富春
醫(yī)學生魯陽沒想到,在過去半年的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僅自己得以圓夢,還催生了農村孩子的“音樂夢”。作為志愿者,他在一所鄉(xiāng)村小學當上了老師,擅長樂器的他還組建了一支小學生樂隊。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這支小學生樂隊第一次亮相,沸騰了這個古老的山村。
魯陽是寧夏醫(yī)科大學中醫(yī)學院大二的學生,自小愛好小號。自進入大學后,魯陽就被選拔到學校的樂隊,司職小號手。這些年,“小號達人”魯陽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并能培養(yǎng)出一支樂隊來。
今年年初以來,這位舞臺上的佼佼者找到了展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新天地。
年初,寧夏醫(yī)科大學團委的老師在調研中了解到,由于缺乏音樂老師,該校研究生支教團所幫扶的鹽池縣高沙窩小學的樂器都沉睡在庫房里。孩子們從沒見過樂器,更沒人教授他們。寧夏醫(yī)科大學決心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用實際行動幫扶這所山村小學的音樂教育。
很快,該校團委面向全校學生招募“舞樂飛揚志愿者服務團”,選拔精通各種樂器的學生作為志愿者,定期到高沙窩小學開展藝術支教。一聽到這則消息,魯陽就報名參加了,從此,每個周末他有了新去處。
每到周六,魯陽和其他志愿者就會坐上早班車,來到百公里外的高沙窩小學,給學校少年宮里的小學生教小號、大號、大鼓、小鼓、鈸等樂器。他們周六教上一整天,晚上就住在小學里,第二天返回學校。
孩子們從沒摸過這些樂器,魯陽和同學得從最基本的教起。一開始,孩子們難以掌握這些看似簡單的樂器常識。開墾農村小學這片音樂的“處女地”,魯陽和同學們經常有很多困惑,甚至懷疑能否堅持做下去。
而自從“舞樂飛揚志愿者服務團”來到高沙窩小學,消息很快就在全鄉(xiāng)鎮(zhèn)傳開了,很多人周末從十多里外趕來學習??粗⒆觽円浑p雙渴望的眼神,魯陽和同學一次次被感動,他們下定決心堅持下來,讓農村的孩子們也會彈琴、吹號、打鼓……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個月過去了,孩子們都已經認得基本的音符,學會了演奏樂器的標準姿勢;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們能自己拼出簡單的曲子,學會了不同樂器的基本演奏技法;兩個月過去了,孩子們已經學會了簡單的識譜,并能用樂器演奏簡單的曲子……
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在寧夏醫(yī)科大學志愿者的帶領下,高沙窩小學的樂隊第一次亮相,面對全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他們演奏了好幾首優(yōu)美的樂曲。那天,整個高沙窩小學沸騰了,家長們面面相覷,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孩子在演奏。
“由于大學生志愿者的到來,一些學生的音樂天賦得到了及時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學校里越來越多的孩子喜歡上了音樂,很多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音樂夢’?!备呱掣C小學校長段世明說。
這一天,雖然是魯陽演出過的最簡陋的舞臺,可卻最令他難忘。“看著孩子們的快樂和鄉(xiāng)親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覺得我們的志愿服務很有價值?!濒旉栒f,不管以后是否還有這項志愿服務,自己都會經常來,教授農村的孩子們,并和他們的一起演奏。
“作為支援地方發(fā)展的一項內容,我們要把送藝術下鄉(xiāng)長期開展下去,讓更多農村的孩子受益?!痹诟呱掣C小學,前去慰問志愿者的寧夏醫(yī)科大學團委副書記馬立虎表示,寧夏醫(yī)科大學多年來堅持發(fā)揮學校學科優(yōu)勢,廣泛開展了送醫(yī)送藥下鄉(xiāng)志愿服務活動,此次送藝下鄉(xiāng),是志愿服務活動的新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學校將以此作為新的志愿服務品牌,堅持做下去,爭取讓更多農村孩子接受藝術教育。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1
2025-07-01
2025-07-01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