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時間:2014-02-21 13:49:52 熱度:967
本報記者 張 芳
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很多都會慢慢形成“夫妻臉”。而事實上,相似的生活習慣不僅會令兩人越長越像,還可能導致他們患上相同的疾病。國內一項涉及600人的調查顯示,高達55.4%的人曾與配偶患上同一種病。中國女醫(yī)師協(xié)會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韓萍認為,從這個意義上看,配偶可以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督促者。
“夫妻病”分兩類
“夫妻病”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上世紀70年代初,由美國著名性學權威馬斯特和約翰遜夫婦提出。2002年,英國諾丁漢大學的茱莉亞·西匹斯理·考克斯教授在《英國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了首篇詳細闡述“夫妻病”的文章。她認為,從糖尿病、高血壓到缺血性心臟病、哮喘、腎病、抑郁,如果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的患病率就會提高很多。
雖然很多疾病源于遺傳,但更多疾病是由于后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所以,韓萍將夫妻共患病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由于共同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另一類為傳染性疾病,如肝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病等?!爸袊瞬涣晳T使用公筷公勺,喜歡在一個盤子里夾菜,一個盤子里喝湯,這使得一些傳染性疾病容易在家庭中流行起來?!?br />
此外,家中電視位置過高,可能導致夫妻都患上頸椎??;裝修污染嚴重,可能導致夫妻雙方都成為癌癥受害者;家中一人吸煙,也會導致另一方因長期吸入二手煙,患上多種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有研究顯示,丈夫每天吸10支煙以下,妻子患腦卒中的幾率增加28%;丈夫每天吸10至20支煙,妻子患腦卒中的幾率增加32%;丈夫每天吸煙20支以上,妻子患腦卒中的幾率增加62%。
配偶相互支持降低患病風險
近日,美國猶他大學心理學家發(fā)表在《心理科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伴侶之間的互動和相互支持,會顯著影響到他們的心血管健康水平。研究人員推測,當配偶認為對方的支持有些搖擺不定時,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增加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日本學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分房而居的老人更易罹患認知障礙癥。此外,一些老年人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病、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慢性疾病,但由于他們感覺遲鈍、反應能力差,往往病情出現(xiàn)變化時還感覺不出來,導致疾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此時,配偶的“監(jiān)督員”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配偶能很敏銳地發(fā)現(xiàn)對方身體上的細微變化。
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比起經(jīng)常吵架的夫妻,不吵架的夫妻雙方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久;夫妻因為相互支持、不吵架,日常生活中彼此更多的是互相關照,如共同做飯、一起用餐,一起做戶外活動,還會督促伴侶戒掉惡習,定期做體檢等。這樣的夫妻心情愉悅,精神壓力較小,睡眠質量會更好,有益于他們的身心健康。
妻子為主,丈夫為輔
韓萍認為,在健康知識的獲取和健康理念的影響上,夫妻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種相互促進也是潛移默化的。有健康習慣的一方,會主動督促另一方改變不良習慣。
健康飲食也要互相監(jiān)督。拒絕高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三高一低”飲食;養(yǎng)成少食辛辣、戒煙限酒、定時用餐的習慣;有條件的家庭不妨分碗筷吃飯,餐具清洗后消毒,以降低病菌傳染的風險。
積極運動,互相督促。晨起一起鍛煉,飯后一起遛彎,平時結伴外出活動或旅游,互相監(jiān)督保持理想體重,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保持衛(wèi)生,相互提醒。皮膚病也是夫妻間最容易傳染的一種疾病,為避免傳染,應分用毛巾、被褥、洗浴用品等,并定期清洗消毒。如有一方患病,最好夫妻雙方同去診治。
不良情緒,相互傾吐。工作壓力等不良情緒需要及時傾吐,配偶就是個不錯的對象。每天回家,把工作中的不順心向對方念叨念叨,及時排解不快;被傾吐的一方,要盡可能開解對方。
夫妻共同努力,互幫互助,既利于建立起和睦的家庭關系,又有助管理健康,共同遠離疾病侵擾?!?/span>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