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4-01-14 23:51:15 熱度:881
新華網西安1月14日電題:產科醫(yī)生販嬰案折射中國棄嬰救助之困
新華社記者梁愛平、付瑞霞、陳晨
14日上午,備受關注的陜西省富平縣產科醫(yī)生販賣嬰兒案,在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張淑俠以拐賣兒童罪依法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張淑俠表示將考慮一下是否上訴。
法院審理查明,張淑俠實施的6起拐賣案中,有3起是張淑俠欺騙家長放棄嬰兒,另有3起則是家長出于嬰兒有疾病等原因主動放棄的。
事實上,棄嬰是中國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在不少地方,重病兒被遺棄的現象并不鮮見,醫(yī)院也成為嬰兒被拋棄的主要場所。
“一部分家長是擔心孩子會有后遺癥,不愿付出長期撫養(yǎng)成本,醫(yī)院往往成為他們‘甩包袱’的地方。”安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yī)生說。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石英認為,嬰兒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承擔醫(yī)療費,主要發(fā)生在經濟落后,醫(yī)療保險缺乏的農村家庭?!皬埵鐐b之所以能屢屢將嬰兒販賣出去,正是抓住了農村群眾的心理特點和‘怕花錢’、看病‘花不起錢’的現實。”石英說。
有專家指出,在一些農村,重男輕女、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依然存在,雖然中國嚴禁利用超聲等技術手段進行非醫(y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女嬰墮胎的數量,但另一方面卻增加了女嬰被遺棄的數量。
2010年,由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yè)促進司、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北師大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共同發(fā)布的《中國兒童福利政策報告》提到,相關部門保守統計,中國每年大約有10萬名兒童被遺棄,大多為殘疾兒童或女童,其中絕大部分是棄嬰。
而根據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中國為出生缺陷的高發(fā)國,在每年約1600萬的新生兒中,先天性致愚致殘缺陷兒童總數高達90萬。
“對于普通家庭而言,殘疾嬰兒的出生,意味著家庭噩夢的開始”。富平販嬰案中,一位受害者告訴記者。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來在棄嬰救助和保護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多數棄嬰得到了妥善安置和生活保障。但是,棄嬰現象仍屢禁不止,社會公眾對棄嬰救助的呼聲也不絕于耳。其中“嬰兒安全島”的設立成為救助被遺棄嬰兒的一個嘗試。
“嬰兒安全島”最早由河北省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在2011年6月設立,短短7個月內,島內共發(fā)現棄嬰26名。
石家莊市社會福利院院長韓金紅說,建立“嬰兒安全島”的想法是福利院結合多年的工作實際而萌發(fā)的。韓金紅介紹,每年丟棄在福利院門口的嬰兒約有10多個,“嬰兒安全島”內的嬰兒保溫箱可以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溫度、氧氣,福利院工作人員會及時救治。
雖然“嬰兒安全島”的設置,本意是保護被遺棄嬰兒的生命安全,但隨著島內棄嬰數量的不斷增加,不少人對“嬰兒安全島”產生了質疑,認為它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遺棄嬰兒的行為。
南京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副院長朱書翠說,作為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每接受一個棄嬰,心里都非常難過?!敖邮芤粋€棄嬰就相當于這個孩子又失去了父母,又失去了一個家。”
針對社會公眾對“嬰兒安全島”的質疑。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去年12月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回應:“設立棄嬰島,正是基于生命至上、兒童權益優(yōu)先的原則為出發(fā)點,與國家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與刑事打擊棄嬰犯罪也是并行不悖的?!?br />
竇玉沛說,民政部正在爭取將事實上無人照顧的兒童納入到國家保障范圍中來。同時,積極探索完善兒童福利制度。“民政部已經在河南洛寧、江蘇昆山等地進行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的試點,并在此基礎上,力爭能夠制定相關法規(guī)?!?br />
有分析人士指出,與發(fā)達國家相對完善的救助體系相比,“嬰兒安全島”的建立,可以看做是中國棄嬰救助體系的一個起點,如何沿著這個起點有效回應公共輿論的疑問,更好地推動公共救助體系的發(fā)展,不但需要更多的福利機構踴躍推進,更需要來自更高層面的積極回應與制度支撐來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
2025-06-18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