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時間:2013-01-28 16:15:31 熱度:926
王玉生,男,1945年生。山東省德州市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德州市名中醫(yī)師,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對各種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等,主張注重其生理、病理特征,注重肝體陰用陽及肝腎同源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以中醫(yī)辨證診斷立方遣藥,并合理結合西醫(yī)各項檢查診斷及其病理改變恰當運用西藥,做到西為中用。發(fā)表學術論文65篇,編著出版醫(yī)學專著5部,參編著作4部。
組成:山萸肉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枸杞20克,女貞子20克,黑芝麻10克,菟絲子20克,香附12克,山藥20克,蓮子肉20克。
功能:柔潤肝體,調和肝用。
主治:高血壓、低血壓、各種紫癜、各種貧血、神經衰弱、神經頭痛、干燥綜合征、各種骨關節(jié)病、便秘、糖尿病、眩暈、各種慢性肝炎、各種眼科病、月經不調等屬于肝陰虧或肝腎陰虛者。
用法:每劑水煎兩次,兩次藥液合并日服兩次,或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10克,每日服3次,每次1丸。
方解:山萸肉、當歸、白芍、柔潤肝體為君。女貞子、枸杞、山藥、蓮子肉助君柔養(yǎng)肝體為臣,菟絲子、黑芝麻性微溫,陽中求陰以助肝陰為佐,香附條達肝氣以助肝用為使。諸藥合之,不溫不寒,不膩不燥,肝體得柔潤,肝用得暢達。
臨床應用:本方應用比較廣泛、因為肝腎同源,故可肝腎同治,所以無論內科、婦科病、皮膚科或外科病,凡見到腰膝酸痛、頭痛頭暈耳鳴、雙目干澀、手足心熱、潮熱、脈細等肝陰虛或肝腎陰虛者皆可以此方應用。
加減:如偏于腎陰虛者可加龜板膠15克,川斷20克,桑寄生20克,熟地30克。如兼有少寐可加酸棗仁、夜交藤。如兼有脾虛濕盛可去山萸肉,加白術15克,枳殼12克。如大便干可重用當歸至30克,加火麻仁12克。如屬血虛,月經量少加熟地30克,阿膠12克。如兼有頭痛可加川芎12克,菊花15克。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6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