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11-09-20 15:07:37 熱度:1626
自9月2日因籌劃非公開發(fā)行事宜而停牌的羚銳制藥,今日公布了其非公開發(fā)行股票預案。公告稱,此次非公開發(fā)行價格為10.80元/股,募集資金金額為386,199,986.40元人民幣,將用于羚銳制藥口服藥生產基地異地擴建工程項目。
據了解,這是羚銳制藥董事長熊維政上位實際控制人之后公司的首次非公開發(fā)行。而熊維政作為關聯(lián)董事在本議案表決時進行了回避。蓋因此次非公開發(fā)行的對象分別是羚銳發(fā)展及京裕投資、百瑞信托、上海證券、銀高投資。其中,羚銳發(fā)展為羚銳制藥大股東,熊維政則同時是羚銳發(fā)展的法人。除了羚銳發(fā)展,其他4位定向募集對象均為新引入的投資公司。
經過此次非公開發(fā)行,熊維政更加鞏固了其實際控制人的地位。
原主業(yè)形勢不樂觀
根據公告,公司口服藥主要產品產量、市場占有率均連年攀升,口服藥已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2011年度1-6月份,口服藥營業(yè)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近80%。其中培元通腦膠囊、丹鹿通督片、參芪降糖膠囊、結石康膠囊等產品的生產能力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急需擴建生產基地,增加產能。但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信陽科技園生產基地位于市區(qū),根據信陽市城市規(guī)劃布局,原地進行大規(guī)模擴建可能不大;因此考慮將公司口服藥生產基地的擴建工程移地進行。
公司擴大口服藥的意向可見一斑。這一方面是口服藥的前景引人,另一方面卻也是公司原主業(yè)形勢不樂觀所致。
羚銳制藥是國內醫(yī)藥企業(yè)中以橡膠膏劑為主業(yè)的首家上市公司,然而,隨著傳統(tǒng)透皮貼劑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公司原主業(yè)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
數據顯示,公司自上市起連續(xù)7 年營業(yè)收入穩(wěn)步上升,2007 年突破5 億元大關,達到歷史最高值。隨后幾年,公司業(yè)務量下降,2010 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3.81 億元,同比下降17.71%。
廣發(fā)證券分析師葛崢指出,羚銳制藥傳統(tǒng)透皮貼的主要競爭品種包括奇正消痛貼膏、云南白藥膏、天和骨通貼膏和復方南星止痛膏。a由于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等原因,公司該系列產品今年有可能下降。
而在去年眾心所盼的芬太尼緩釋貼劑項目也終未能順利上馬。公司需要補做生物等效性實驗,然后再次進入漫長的評審流程。而葛崢認為,即使拿到批文之后,國內市場開拓的不確定性也很大。他指出,美國強生開發(fā)的芬太尼緩釋貼劑于1991 年正式上市,2004 年該產品銷售額達到峰值20.8 億美元,2005年該產品專利過期,面臨仿制產品的競爭銷量逐年下滑。2009 年該產品的銷售額為8.9 億美元。然而在國內市場由于產品及行業(yè)政策管制等原因,該產品并未取得理想的銷售業(yè)績。鑒于目前強生產品的表現(xiàn),葛崢認為,羚銳制藥芬太尼緩釋貼劑的前景也不容樂觀。
募投資金豪擲口服藥
在一片不樂觀之下,羚銳制藥幸好還有值得抓住的救命繩。公司位于河南信陽的口服藥生產基地就是希望所在。葛崢指出,公司口服藥產品主要定位在心腦血管等大品種領域,擁有多個獨家品種。市場領域較大。目前該系列產品銷售增長較快,值得關注。
上海證券分析師趙冰指出,公司口服藥的主導產品是培元通腦膠囊和丹鹿通督片。培元通腦膠囊主要用于缺血性中風中經絡恢復期,丹鹿通督片治療腰椎管狹窄癥,均系公司獨家品種。公司今年將加大培元通腦膠囊空白市場和丹鹿通督片高端市場的開發(fā),進一步發(fā)展緊密型代理商。據趙冰預計,羚銳制藥全年口服藥有望取得60%以上的快速增長,并有望取代硬膏劑成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
而根據此次非公開發(fā)行股票預案,本次募投項目主要用于生產目前公司的幾種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口服藥產品。本項目設計規(guī)模為年產丹鹿通督片3億片;培元通腦膠囊3億粒;參芪降糖膠囊1億粒;結石康膠囊0.5億粒。
(責任編輯:秋彤)
2025-07-02
2025-07-02
2025-06-21
2025-06-19
2025-06-17
2025-06-13
您是不是忘了說點什么?